網站首頁
公司介紹
新聞中心
產品中心
項目案例
聯系我們
“互聯網+”開啟蘇區振興發展新路徑

時間:2015年07月10日    作者:

導讀: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提到贛州,不少人第一反應往往是“贛南臍橙”。果農陳忠歐說,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,去年他種植的1000多畝臍橙,大多是在網上賣出的:“網上銷售嘛,這是新的銷售渠道。”<br>  互聯網讓贛州傳統農產品找到了銷售的新渠道。蔡明鋒從湖北大學碩士畢業,選擇回老家龍南縣創業,小夫妻倆跟當地一家農超企業合股,在龍南縣的經營起400多畝蔬果園。技術靠自己的專業,種植靠招聘當地老鄉,銷售和推廣則通過互聯網。他說,自己已經開始嘗試“眾籌”。<br>
     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提到贛州,不少人第一反應往往是“贛南臍橙”。果農陳忠歐說,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,去年他種植的1000多畝臍橙,大多是在網上賣出的:“網上銷售嘛,這是新的銷售渠道。”
  互聯網讓贛州傳統農產品找到了銷售的新渠道。蔡明鋒從湖北大學碩士畢業,選擇回老家龍南縣創業,小夫妻倆跟當地一家農超企業合股,在龍南縣的經營起400多畝蔬果園。技術靠自己的專業,種植靠招聘當地老鄉,銷售和推廣則通過互聯網。他說,自己已經開始嘗試“眾籌”。
  蔡明鋒:在種之前就把產品信息放網上去,大家去認購,達到一定的的數量再進行生產。
  “互聯網+”也給老區的扶貧工作開啟了新思路。贛州通過“精準扶貧”,優先安置貧困戶到電商產業園落戶創業。殘疾青年廖竹生就在政府的扶持下開起淘寶網店。
  廖竹生:這個賺錢方式也比較輕松,但是比較花腦筋也比較花時間,我堅信我能把這個做好。
  在“國家級貧困縣”寧都縣,17萬外出務工的當地人中,已經有近2萬人先后返鄉從事電商或相關行業,累計注冊網店2000多個,依靠電商自主創辦實體企業320多家,寧都縣也因此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。
  寧都縣商務局局長寧蔚生:電子商務給我們貧困地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,擴大就業、促進生產、延伸產業鏈,激發全民創業的活力,從而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。
  贛州正在著手打造稀有金屬、贛南臍橙、華南家具三大電子商務國家級平臺。
  贛州市市長冷新生:市財政安排1300萬元專項扶持電子商務發展,今年全市有14個縣市區獲批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縣,目前這塊發展勢頭很好。